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高江虹
免稅巨頭的漫長冬日還未結束。
8月26日,中國中免(601888.SH/01880.HK)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81.51億元,同比下降9.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億元,同比下滑20.81%,且較2021年同期峰值縮水超過51%。
在消費需求放緩與行業周期影響下,這家免稅巨頭的經營狀況還未好轉。截至報告期末,中國中免毛利率為32.77%,同比下降0.77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0.32%,同比下降1.34個百分點。
不過,隨著深圳廣州市內免稅店相繼開業,海南市場占有率逆勢提升近1個百分點,這家全球免稅巨頭正通過多元布局尋求突圍。
多個主要指標持續負增長
根據海南省統計局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港口和機場旅客吞吐量為3519.52萬人次,同比下降 1.4%,其中離港旅客為1831.03萬人次,同比下降 1.6%。海南三亞和海口機場的統計數據則顯示,2025年上半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 1181.38 萬人次,同比增長8.49%;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 1390.72 萬人次,同比下降 4.05%。
在這個大環境下,2025 年上半年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承壓前行。海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5 年1-6 月,離島免稅購物金額人民幣 167.6 億元,同比下降 9.2%,降幅明顯收窄;免稅購物人數248.2 萬人次,同比下降26.2%;人均免稅購物金額約人民幣 6754.0 元,同比上升 23.0%。
中國中免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折射出免稅行業的整體挑戰。除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降外,該公司上半年毛利為89.9億元,同比減少12.23%。利潤降幅明顯大于營收降幅,反映出公司面臨一定的盈利壓力。
細分財務數據可見,中國中免第二季度單季凈利潤同比下降32.21%,顯示經營壓力在季度間有所加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39.5%,中免解釋稱主要原因是銷售收入減少帶來的現金流入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中免多個主要財務指標已經持續六個季度下滑,比如營收、毛利潤和凈利潤都持續呈現負增長情況,尤其是凈利潤的負增長幅度更大。
盡管業績整體下滑,但中國中免在核心市場表現出較強的韌性。2025年上半年,中免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個百分點,延續了其在海南市場的領先地位。目前公司在海南擁有三亞國際免稅城、海口國際免稅城等6家門店,2024年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份額已達到82%。
另外,記者注意到,中國中免在今年上半年注銷清算了多地12家合資子公司,比如中免集團牡丹江機場免稅品有限公司、合肥機場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蘿北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平潭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廈門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等。
回顧近七年業績走勢,中國中免經歷了明顯波動。2018-2021年為該公司高速增長期,凈利潤從31億元增至96.5億元。2022年受疫情反復影響,業績出現腰斬,凈利潤降至50.4億元。2023年有所復蘇但未達峰值,凈利潤恢復至67.1億元。2024年再次承壓,凈利潤大幅下滑36.5%至42.6億元。
多元布局應對挑戰
面對業績壓力,中國中免正通過多元布局尋求突破。今年8月下旬,中國中免市內免稅店拓展計劃取得實質性進展——深圳店于8月23日試營業,廣州店于8月26日正式開業。
廣州市內免稅店由多家企業聯合籌建,創新性地結合了“免稅+有稅”、“進口+國產”、“線下+線上”的經營模式,還增設了離境退稅業務,試圖打造“免稅+文旅”的消費新生態。
市內免稅店將切入目前正在快速增長的入境旅游市場。畢竟今年外國人入境旅游的一大顯著變化是從China travel轉向China shopping,中國越來越豐富的購物體驗正在吸引外國游客打開錢包。
國家移民管理局的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 3.33 億人次,同比上升 15.8%,恢復至2019 年同期的97%;其中內地居民 1.59 億人次、港澳臺居民 1.36 億人次,同比分別上升15.9%和12.2%,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 86%和 118%;外國人 3,805.3 萬人次,同比上升 30.2%,恢復至2019 年同期的80%。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 1364 萬人次,同比上升 53.9%。
值得一提的是,與中國人一樣熱愛購物的亞太地區旅游市場實現 12%的強勁增長,恢復至疫情前92%水平。東北亞次區域領跑全球,2025年第一季度飆升23%,達2019年同期的91%。世界旅游組織預計2025年國際游客量增長3%至 5%。
因此,向海外市場拓展也成為中國中免另一重要戰略方向。公司披露,已成功獲得香港國際機場MCM快閃店、澳門M8市內免稅店及澳門國際機場香化標段的經營權,并首次進入越南市場,河內內排國際機場與富國國際機場免稅店順利開業。
同時,該公司也將穩步推進“國潮”出海,與同仁堂、華熙生物、巨子生物等多家國潮品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公司正全力沖刺海南離島免稅銷售,積極把握市內店和口岸店發展機遇,持續拓展海外業務。”中國中免高管在財報中表示。據悉,公司還成功中標廣州白云國際機場T3航站樓出境免稅店等多家口岸免稅店經營權。
不過中免的挑戰依然嚴峻。近期,國外奢侈品巨頭們的半年報表現低迷,顯示高端消費市場疲軟還將持續。受此影響,中國中免這家免稅巨頭何時能走出行業調整期,仍需時間檢驗。
東吳證券指出,中免集團作為旅游零售龍頭市場地位穩固,海南自貿港2025年12月18日封關政策利好、市內免稅店陸續落地,有望帶來長期銷售增量。機構預測2025年凈利潤中樞約51.55億元(PE 25-30倍),對應市值1288億-1546億元。不過,考慮到當前免稅消費需求承壓,一些機構已下調公司盈利預期。
8月27日,中國中免A股下跌3.81%,報收68.69元/股,總市值142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