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高慧超 實習生勞倩嵐 魏圓昊 廣州報道
“眼下,綏芬河市的車源供給根本跟不上訂單,有一千臺車就能賣一千臺車,市場太有需求了。”查博士海外業務總經理葛金秋說,由于需求過于火爆,還有俄羅斯網紅來到綏芬河拍車,幾乎天天都能在停車場遇見。
自2019年中國啟動二手車出口試點工作以來,二手車出口“狂飆突進”。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二手車出口總量突破43.6萬輛,同比增長46.5%,出口覆蓋東南亞、中東、歐洲、拉美等地的160余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羅磊表示,當前,中國二手車出口正處于政策紅利與市場爆發疊加的黃金期,超4億輛的汽車保有量、成熟的供應鏈體系、高性價比的車型選擇,為中國二手車出口提供了堅實基礎。
然而,湍流背后也密布暗礁:車源高度碎片化,海外買家“一個集裝箱同款車”的訂單難以湊齊;二手車“一車一況”,檢測、認證、溝通成本居高不下;售后與服務斷檔,去年起,多個中國駐外外交機構已接到針對中國二手車的投訴。
中國二手車出口該如何從野蠻生長轉向“精耕細作”?行業正嘗試通過標準化、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破局。
在近日舉辦的2025中國二手車出口生態大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神州租車牽頭成立“二手車機構車源出口工作組”,計劃匯聚、整合多方車源,實現標準統一、車況透明,并同步輸出配件與售后體系,形成“車輛銷售—配件供應—服務保障”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把中國二手車從“各自為戰”升級為“抱團出海”,將“出口熱浪”推得更深、更遠。
新興市場供不應求
“中國二手車出口正處于政策紅利與市場爆發疊加的黃金期。”羅磊開門見山地說。隨著中國汽車產業持續縱深發展,二手車源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節奏批量形成。
租賃企業批量退役的運營車輛、出行平臺合規網約車的迭代更新、金融機構回購的按揭車、法院法拍的體系化釋放,以及主機廠試乘試駕車的集中退出,正源源不斷地匯入市場,形成一條可持續、可深挖的二手車源富礦。疊加近兩年國家“以舊換新”政策,置換車輛大量涌入,令二手車市場異常活躍。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持續升溫,對汽車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汽車普及遵循“S曲線”規律,在人均GDP1000~10000美元區間上升最快。當前,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埃塞俄比亞等眾多新興市場處于該區間前端,汽車普及率將隨經濟增長而快速提升。以東盟為例,其人均GDP約5730美元,人口6.9億,汽車年銷量僅約300萬輛,成長空間巨大。
“剔除右舵、二手車政策搖擺國及歐美日韓等車源輸出國后,中國二手車出口的核心目標市場鎖定在117個左舵新興國家。”神州租車副總裁李嘉說,它們大部分位于東南亞、西亞、中東、東歐、非洲、拉美等地區。2021~2024年,這些國家進口二手車年增速6%,高于國內二手車銷售增幅。在中亞及北亞,中國二手車已拿下約半數進口份額。
多個與會嘉賓認為,相對于其它國際貿易垂類來講,中國二手車出海還處在利潤相對豐厚的藍海期。當前,中國二手車出口的毛利率普遍在15%左右,操作精細的企業甚至能摸到20%以上。
神州租車副總裁李嘉現場算了一筆賬:中國二手車平均原產地價格10.6萬元,自主品牌車源占四分之一,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高達三分之二,天然具備高性價比+綠色環保標簽。憑借在海外已逐步建立的新能源口碑,他判斷中國二手車有望在十年內將全球長公里二手車出口份額從當前不足8%拉升至50%,年出口規模劍指500萬臺。
作為中國最大的租車公司,神州租車早已在二手車出口領域率先落子。會上,其首次對外曬出成績單:去年以來,企業立足國內29個二手車中心倉、5個口岸前置倉,設立了6個海外直銷辦事處,將實時在售的4000臺車源覆蓋至中東、中亞、北非、西非、拉美等區域的三十多個國家。
抱團出海“過三關”??
雖然前途光明,但二手車出口要闖的關隘遠比新車繁復。
第一道關是“找車”。中國二手車源分散于個人車主與小型車商手中,規模化集采難度較大。
“海外買家動輒一個集裝箱起訂,還要求要找‘同樣的車’,而國內二手車分散,難以滿足需求。”葛金秋說。李嘉也坦言,即使神州租車每天有4000輛二手車實時在售,但車型要完全匹配海外訂單依舊困難。
第二道關是“看車”。品質不統一、車況不透明,成為中國二手車出口的第二個“攔路虎”。
“我們在中國買車,對車況都很擔心,何況是國外客戶。”葛金秋說,當前,國外買家已把“前置驗車”做到了中國境內:4S店維保記錄、漆膜儀全程視頻、備用鑰匙數量……“一車一況”帶來了高額檢測、認證及溝通成本。
更棘手的,是售后與服務斷檔。
萬高(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程蓓用“摩托車前車之鑒”提醒行業:本世紀初,中國摩托憑低價拿下東南亞八成份額,卻因質量、配件、售后失守,最終把市場“拱手還給”日本品牌。如今,二手車出口再現同樣苗頭。
“早兩年二手車經銷商只圖快銷、不管售后。2024年起,已有多個中國駐外外交機構接到當地消費者投訴,稱中國二手車投訴無門、售后艱難,‘質保’淪為口頭承諾。”程蓓說,警鐘已經敲響。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二手車出口分會副會長廖智勇說,未來行業必須從“賣車”轉向“賣服務”,把車源、軟硬件、售后編織成一條鏈,往標準化、規模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多個與會嘉賓也認為,只有將分散的機構車源、技術、渠道資源整合為“一張網”,讓中國二手車出口從“各自為戰”轉向“抱團出海”,才能真正提升中國二手車出口的核心競爭力。
為此,“二手車機構車源出口工作組”應運而生。羅磊表示,成立工作組,就是要推動車源集采平臺建設、協同零部件出口、聯動國內優質維修企業出海和強化海外合作商技術賦能,形成“車輛銷售—配件供應—服務保障”三位一體的生態閉環,全面提升中國二手車海外品牌可信度。
據了解,工作組將聚焦四大方向發力:一是建立車源標準,推動“質優價廉、品質出海”;二是推動產品標準化、交易便捷化,以提供“同型同款、同上牌年份、同車況等級、同里程區間”的批量車源為核心優勢;三是堅持車況透明、誠信為本;四是共建完善的海外服務體系,確保出口業務長期可持續發展。據測算,平臺建成后,實時可供出口車源可達5萬臺。
廣汽集團政企客戶中心總經理李永峰認為,統一標準與透明價格是中國二手車在全球市場的“通行證”,再輔以聯合海外維修中心,能很好地消除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可靠的車源是生態的基石,透明的信息是信任的橋梁,只有打通生產—使用—流通—出口的每一個環節,才能讓中國二手車在全球市場走得遠、立得住。”神州租車CEO高德武說,目前,企業已率先布局,打造了“售前高標準整備+售中全球化物流+售后本地化支持”的全鏈條能力,還將圍繞車輛檢測、維修保養、跨境運輸到海外質保,構建高效可靠的跨境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