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評論丨經濟結構升級是支撐“長牛”的根基

2025年08月28日 07:00   21世紀經濟報道

姜昧軍(大江洪流資產董事長)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當下,中國資本市場正站在關鍵轉折點,有望實現從短期“水牛” 向持續“長牛”的蛻變。這一轉變的核心驅動力來自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突破,其意義深遠,不僅關乎資本市場走向,更與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地位息息相關。

首先,經濟結構升級是長期牛市的根基。過去十年,一些投資者對于關鍵技術“卡脖子”的擔憂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壓低了市場估值。但在過去五年間,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創新藥、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些突破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跨越,更是對原有市場敘事的有力重構。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修正此前的預期,推動資本市場從估值低谷中反彈,甚至創下十年新高。

然而,盡管股市已創十年新高,投資者信心有所修復,但當前資本市場仍未充分反映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潛力。中國新質生產力所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還與中國高效的基礎設施和龐大的制造業生產能力深度融合。這一融合正塑造著全新的經濟模式和強大的產業競爭力,使中國在全球競爭中搶占先機,站在了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潮頭。但目前中國股市及中國資產,尚未充分體現出中國企業在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中所蘊含的“顛覆性創新”力量。一旦這種力量在資本市場中得到充分認知與體現,將為長期牛市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宏觀經濟結構升級正推動經濟進入新周期。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突破,是貨幣、財政政策行之有效的前提條件。日本“資產負債表衰退”以及拉美“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表明,過度依賴外部市場、戰略核心產業升級受阻時,即便采取積極激進的宏觀政策,也往往只能起到短期“拉動”作用,難以推動經濟進入新的上升周期。例如日本,長期實行量化寬松政策,但由于產業升級缺乏核心動力,經濟依然陷入長期停滯。

而中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在一些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取得突破后,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進一步重塑著中國宏觀經濟發展格局。盡管這幾年房地產行業面臨深度調整,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中國經濟裝上了新引擎。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其快速發展不僅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還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競爭力。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貨幣、財政政策以及“反內卷”政策的協同加持下,地產等周期性行業也將逐步進入新周期。這或將推動資本市場行情從科技等“熱點”擴散至全面繁榮,開啟真正意義上的“牛市”。

從周期性產業以及貨幣政策角度看,中國宏觀經濟周期與歐美日韓等大型經濟體存在一定錯位。當前,中國周期性產業處于低谷,但貨幣政策持續寬松,為經濟復蘇與產業升級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支持。而歐美日韓等經濟體大多處于高利率狀態,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處于歷史高位。

隨著美國政府發起的關稅戰以及美國財政赤字、國債壓力持續上升,美聯儲可能在尚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強行進入降息周期。這一舉措將帶來兩方面影響:一方面,周期錯位形成的中國外匯壓力減弱,為中國宏觀經濟打開了更大的政策操作空間,央行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與資本市場穩定;另一方面,在美國政府發起的“關稅戰”背景下,國內一部分產業加快自主創新與升級,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遇。在此背景下,中國股市的長牛趨勢已初現端倪,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若認識不到中國宏觀經濟深刻的根本性結構變革,投資人可能錯失“長牛”的低估值的關鍵投資窗口。當前中國經濟以及資本市場正在經歷重大變革。美國經濟結構從1953年開始轉型升級,從制造業向高科技轉型,1953年的股市就是美國80多年牛市的最低時期,此后的美國股市進入“長牛”階段,雖有波動,但整體在波動中上行。此時或許也是中國股市的關鍵時點,我們應該以更長遠的歷史視角和宏觀經濟背景去觀察當前的中國股市,“長牛”可期。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a√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2区3区乱码在线 |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视频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 五月婷婷中文激情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