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10月底或為A股行情分水嶺,可關注兩大投資主線

2025年09月03日 09:43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賴鎮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賴鎮桃 深圳報道

9月2日,A股迎來全線回調日,三大股指集體收跌,三大股指中深證成指、創業板收盤時的跌幅超2%。不過,市場普遍認為這只是短暫回調,年初至今,上證指數的漲幅超15%。自7月以來,A股便走出一波強勢反彈行情,在不少機構看來,這波行情主要由流動性驅動,Wind客戶端數據顯示,8月A股日均成交額突破2萬億元,多個交易日成交額超3萬億元,較7月明顯放量。

不過,基本面尚未走向顯著拐點的背景下,投資者也對后市走勢抱有謹慎:主要靠流動性驅動的行情,能走出多遠?資金在板塊間輪動越來越快,可以如何把握配置機會?

在9月1日舉行的第22屆瑞銀證券中國A股研討會媒體分享會上,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10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或將成為A股行情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流動性會驅動市場延續這一波增長,因為從A股歷史上看,其交易量和股市走勢是有極高關聯度的,目前觀察到,這一波流動性的熱潮里,散戶參與度還不高,更多還是以高凈值客戶、量化資金為主,但是散戶往往在股市開始上漲后3~6個月入市的,后續預計有更多散戶加入。

上半年,不少財政、貨幣政策已經前置發力,下半年還有哪些政策的接力值得關注?對此,王宗豪建議,10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上,可重點留意消費、行業反內卷、房地產這幾大方向的政策信號。

自DeepSeek橫空出世,外資掀起了一股“重估中國資產”浪潮,港股作為中國資產重估的先鋒受到追捧。近期,港股進入調整期,8月,恒生指數與恒生科技指數漲幅僅為1.23%和4.06%。展望后市,王宗豪認為短期內A股有著更大的上行空間,一方面,從流動性角度看,如果更多散戶跑步進場,A股的潛力更大。另一方面,中報業績期間,港股盈利持續下修,對整體股價表現的負作用會更大一些。

在配置策略方面,王宗豪建議,港股投資者可延續杠鈴策略,A股則更建議板塊先行,其中兩大交易主線值得關注:一是“反內卷”主題,鋰礦、光伏還有化工板塊的估值偏低,后續行業持續出清、企業改善盈利,估值、股價都有望出現明顯修復;二是TMT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從歷史上看,科技引領的上漲通常能持續一年。

不過,科技股、成長股板塊波動劇烈,板塊內分化顯著,對投資者來說如何精選個股尤為重要。在王宗豪看來,應該著重關注企業的行業地位,考慮到在科技行業,龍頭企業有著很強的規模效應,這具體體現在企業的研發能力、與客戶的議價權等。投資者可以橫向對比美國一些龍頭公司,來尋找潛在的大龍頭企業。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野狼第一区精品aⅴ | 偷窥国产女洗浴在线观看视频 |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视频日本有码中文 | 色综合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