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報道
10月28日,2025年國際農業服務貿易在南沙舉辦。大會以“創新驅動 數智賦能——共享全球農業服務貿易新機遇”為主題,旨在搭建全球農業服務貿易的高端對話與合作平臺,推動全球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多國農業部長、駐華大使、國際組織代表,農業服務貿易領域的專家以及路易達孚、巴斯夫、大疆、北大荒等行業企業在內約200名國內外嘉賓齊聚于此,共同探討全球農業服務貿易的未來趨勢與合作機遇。
“在南沙舉辦的這場國際農業服務貿易大會,向世界各國展現了國際農業貿易的技術前沿。”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國務秘書巴大衛在發言中表示,目前柬埔寨正在朝著農業發展的三大目標前進,一是推進各項農業技術,包括提升數字化水平,使市場上的農產品價格更具透明性、產品來源可追溯,運輸也更具效率;二是,推進農業服務貿易更具公平性和包容性;三是,農業智能化普及,希望未來農場的農民通過電子途徑就可以獲取農產品市場的相關資訊,柬埔寨也在開發更多用戶友好型的移動應用程序。
他表示,當前東盟國家與中國在農業貿易方面進行多項合作,包括協調貿易標準互認、產品追溯檢疫系統開發、運輸冷鏈和市場準入標準等,都取得不錯的成果。
巴大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柬埔寨正處于農業生產重組發展的早期階段,而中國在組織生產方面的先進經驗非常值得柬埔寨學習,“目前,柬埔寨正與中國有關部門保持緊密合作,確保柬埔寨更多符合標準的農產品輸入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