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批集采結果公布:從降價導向轉向質量導向

2025年11月12日 12:04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閆碩
集采惠民覆蓋面持續擴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閆碩

日前,第11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簡稱“集采”)結果正式公布,將于2026年2月實施。

據了解,此次集采共納入55種藥品,覆蓋抗感染、抗過敏、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消炎鎮痛等領域常用藥品,全部采購成功。全國共4.6萬家醫藥機構參加報量,445家企業的794個產品參與投標,其中272家企業的453個產品中選。

第11批集采總體實現了“穩臨床、保質量、反內卷、防圍標”預期目標。比如,復活環節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廠牌與臨床實際需求的匹配度,也有利于引導企業科學研判、理性報價。

在業內專家看來,新增未入圍復活機制及錨點價后,企業報價整體趨穩,既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提供有力支撐,也彰顯了醫保部門在平衡藥品降價與履約保障方面的積極探索??傮w來看,本次集采更注重可持續性與執行效能平衡,彰顯政策正從“降價導向”向“質量導向”穩步轉型。

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共開展11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成功采購490種藥品,集采惠民覆蓋面持續擴大。“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部署“優化藥品集采”,國家醫保局后續將加強評估、總結經驗、補齊短板,持續推動集采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開展。

納入55種藥品

據江蘇華招網統計,第11批55種藥品,涉及產品數創新高。同時,本次集采強化考察質量管控能力和生產質量能力,增加了同類劑型生產經驗、GMP符合性檢查、投標藥品所在生產線2年內不違反GMP要求等資質要求,部分產品不未能符合投標條件。

從中標率層面看,第10批為49%,第11批則提升至57%,江蘇華招網認為,主要是因為本次增加了規則三(未入圍復活機制),約1/4的企業通過兩輪復活規則拿到了中選資格。

在價格方面,記者了解到,本次集采中選藥品平均價差收窄至1.7倍,8個品種的13個產品啟動熔斷錨點修正機制,有效維護了正常報價秩序。以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為例,該品種共有12家企業參與競爭,按原最低價1.8倍價差控制規則僅2家企業可直接中選,經錨點價校正后,直接中選企業增至5家,最終8家企業中選。

有業內專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引導企業理性報價、遏制內卷方面,本次集采的系列措施成效顯著。本次集采平均每個品種有14家企業參與競爭,較前10批的7.5家實現翻倍,競爭強度大幅提升,但中選率仍保持較高水平,中選價差從前10批平均2倍縮小至1.7倍,主要得益于四項“反內卷防線”的構建。

除上述設置兩輪復活環節、設定錨點價機制外,還包括將2024年采購額在1億元以下的24個品種排除在外,聚焦臨床大品種;事前全面宣介競爭態勢,提前公布符合條件的企業信息,引導企業科學研判、理性報價。

以競爭最為激烈的二羥丙茶堿注射液為例,目前市場上有61家企業生產的該品種,有44家企業符合投標條件,有12家中選企業報價集中在0.3-0.4元區間,價格相對集中,未出現極端低價情況。

從中選結果看,平均每個品種有8家企業中選,醫療機構采購需求報量的75%得到滿足,中選品牌與臨床實際需求的匹配度創下新高。齊魯制藥、石藥集團、正大天晴、揚子江藥業、科倫藥業等國內頭部企業均有多個產品中選,外資企業也收獲6個中選名額,包括德國貝朗公司的原研產品復方電解質注射液(Ⅱ)。

此次第11批集采中選價并未公布。業內認為,這一舉措有助于減少社會對低價的片面追捧與對低價風險的認知偏差,避免企業陷入無序價格戰,增強企業在質量管控、研發創新領域的長期投入信心。

規則持續優化

談及集采的本質,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我國藥品集采的本質是“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高效交易機制。政府通過明確交易規則保障市場機制有效運行,不直接干預價格形成,而是搭建公開公正透明的競爭平臺,讓市場通過充分競爭自主形成合理價格,清晰界定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當前,我國仿制藥同質化競爭持續加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中國仿制藥發展報告(2025年)》顯示,2024年,過評/視同過評的仿制藥品種數達914個,相較2021年的543個大幅度增加。其中,5家及以上的品種由2021年的79個增加至203個,在同年仿制品種中的占比由2021年的14%增加至22%。70%的過評/視同過評仿制藥品種集中在33%的企業,品種同質化加劇成為仿制藥市場競爭的底色。

韓晟指出,行業競爭的激烈性是客觀存在的,并非由集采催生。若脫離集采這一公開平臺,競爭將轉向流通、醫院進院、處方開具等多個環節,以隱性、非透明且缺乏科學性的方式展開。這種分散化競爭模式會產生高額交易成本,還可能導致競爭成本向社會轉嫁,引發各類隱性問題。

自2018年,“4+7”帶量采購試點拉開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序幕,集采進入常態化制度化階段。截至目前,國家醫保局共開展11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成功采購490種藥品。在這一過程中,集采規則持續優化?!笆逦濉币巹澖ㄗh也明確部署“優化藥品集采”。

中國藥科大學醫藥價格研究中心主任路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集采始終以公平為核心原則,在堅持“量價掛鉤、以量換價”實現藥品低價惠民的基礎上,兼顧中選企業間的價格公平,切實減輕患者用藥負擔,因此價差控制一直是集采規則優化的重點方向。

“企業報價不僅取決于生產成本,還與自身市場策略、長遠發展規劃密切相關,這也導致此前集采曾出現價差超兩倍的情況。為此,相關部門持續出臺政策優化價差調控機制,不斷推進競爭公平,本次集采中選藥品平均價差僅1.7倍,價差控制成效顯著?!甭吩票硎?。

風云藥談創始人張廷杰直言,與此前相比,本次集采規則變化是最大的,包括錨點價格、按廠牌報量、復活機制等,這些規則透明、公正,盡管還是競價,但競價邏輯已經發生了重大優化。

另外,質量監管也在持續優化。本次集采,國家醫保局要求投標企業具有同類型藥品生產經驗,同時要求投標藥品所在生產線2年內不存在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情況,后期藥監部門將對中選產品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

助推企業轉型

集采的縱深推進將對醫藥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路云表示,集采搭建的公開透明競爭平臺,避免了行業陷入隱性、不規范的灰色競爭。同時,這一機制也將倒逼大中小企業主動調整發展路徑:部分企業專注仿制藥領域,堅守合規生產底線,獲取合理平均利潤;另有企業加速向創新轉型,加大1類創新藥研發投入。

“我們可以感受到,近些年國內企業創新藥研發成果持續涌現,外資企業也逐步改變依賴過專利期原研藥‘輕松獲利’的模式,主動適配中國市場競爭新格局?!甭吩普f道。

上述仿制藥發展報告也指出,帶量采購政策加速優質優價品種的臨床準入與經濟性替代,大幅降低患者用藥成本。但與此同時,市場競爭態勢加劇行業平均利潤空間承壓,推動仿制藥參與企業持續轉型。部分企業持續擴充管線矩陣,保持規模化生產以控制供應鏈成本。部分企業則在復雜制劑(如微球、脂質體)和生物類似藥領域取得突破,以更高的技術附加值實現差異化競爭。

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共批準創新藥210個、創新醫療器械269個,且均保持加速增長態勢。目前,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躍居全球第二,在研創新藥約占全球的30%。2025年上半年,創新藥對外授權總金額接近660億美元,全球市場對中國創新藥的認可度正在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采規則持續優化的同時,市場也需明確的發展確定性。韓晟指出,從短期趨勢來看,藥品集采已釋放清晰信號,正朝著反內卷、更公開透明、強質量保障的方向穩步推進。這一核心發展方向始終明確,盡管推進的力度與節奏可能根據反饋信息、未來實際情況及現有實施條件動態調整,但方向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多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國家藥品集采制度推行至今,已從初期探索逐步走向成熟自信,其核心原則與發展方向保持穩定,而具體實施措施與規則會根據實踐反饋持續迭代完善。可以肯定的是,集采制度不會停滯不前,而是將在持續優化中不斷完善,更好地平衡惠民訴求、企業發展與行業高質量轉型需求。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天天夜夜综合色鬼久久 |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AV | 日本亚洲成本人片 | 欧美伊久线香蕉观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