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 北京報道
近日,53家信托公司陸續在銀行間市場披露未經審計的2025年上半年財務報表。
云南信托研報表示,2025年上半年與2024年上半年53家信托公司核心盈利指標的對比,反映出行業“整體微降,結構分化”的特征。行業整體盈利指標略有下滑,營業收入同比降1.98%,利潤總額同比降3.72%,凈利潤同比降2.83%。
但業務結構分化顯著,一方面信托業務承壓,信托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1.38%,反映傳統高收益信托業務持續萎縮;利潤指標降幅小于信托業務收入降幅,這一數據對比印證了信托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的積極成效。
10家機構營收超10億
數據顯示,53家信托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機構有10家,營業收入在5至10億元的機構有13家,營業收入不足5億元的機構有29家。
排名前十的機構分別是中信信托、英大信托、華鑫信托、江蘇信托、陜國投信托、華潤信托、中國外貿信托、上海信托、華能信托、建信信托,營業收入分別為29.16億元、19.41億元、16.34億元、16.06億元、13.67億元、13.00億元、11.25億元、11.15億元、10.84億元、10.75億元。
上述十家機構中,營業收入增幅最大的是上海信托,其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15億元,同比增長39.77%;其次是華潤信托,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24.45;營業收入增幅排名第三的是英大信托,該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9.41億元,同比增長19.18%;另外華鑫信托在上半年營業收入也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營業收入5至10億元的13家信托公司中,財信信托營業收入實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財信信托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07億元,同比增長214.65%;此外,廈門信托、國通信托、國元信托、粵財信托上半年營業收入也實現兩位數增長,其增幅分別為36.76%、36.53%、15.69%、10.75%。
除上述公司外,華宸信托、昆侖信托、中海信托、中建投信托營業收入也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高速增長,其中華宸信托實現營業收入0.48億元,同比增長187.86%;昆侖信托實現營業收入2.80億元,同比增長98.99%;中海信托實現營業收入4.59億元,同比增長69.92%;中建投信托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同比增長58.33%。
多因素導致盈利下滑
在凈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有三家信托公司凈利潤超10億元,有8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在5至10億元之間,26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在1至5億元之間,11家信托公司凈利潤不足1億元,此外,另有4家信托公司在上半年產生虧損。
2025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實現凈利潤15.67億元,同比增長13.47%,位列53家信托公司之首;江蘇信托實現凈利潤13.98億元,雖然同比下降10.37%,但仍位列第二;英大信托實現凈利潤13.62億元,同比增長24.42%,在凈利潤排名中位列第三。
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昆侖信托,上半年,昆侖信托實現凈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421.10%;其次陸家嘴信托、渤海信托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較大增長,其中陸家嘴信托實現凈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247.79%;渤海信托實現凈利潤4.33億元,同比增長102.10%。
在有可比數據的50家信托公司中,有21家機構上半年凈利潤出現下跌或虧損擴大。跌幅前三分別為興業信托、五礦信托、百瑞信托,其中興業信托上半年凈利潤為-1.46億元,同比下降323.62%;五礦信托上半年凈利潤為-2.68億元,同比下降241.98%;百瑞信托凈利潤為-0.25億元,同比下降117.50%。
另外,華澳信托虧損擴大,上半年華澳信托凈利潤為-6.23億元,而去年同期華澳信托凈利潤為-0.94億元。
據了解,2022年至2024年,信托行業整體營業收入及凈利潤都呈現下降趨勢。
畢馬威近日發布的《2025年信托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信托行業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不僅包括營業收入的下降,還包括管理成本的大幅攀升、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擴大、資產減值計提增加,以及傳統高利潤的通道業務受三分類新規沖擊。
在資管新規下,通道業務規模大幅壓縮,信托公司依靠通道業務獲取利潤的模式難以為繼,倒逼行業加快向主動管理轉型。
對于成本激增的原因,《報告》解釋,主要源于行業轉型中的剛性支出,其中包括估值核算、信息披露、系統運營及信息安全等合規與科技投入顯著增加,疊加操作風險管控和客戶投訴處理成本的上升。
集團控股資源優勢顯著
綜合來看,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多為金融集團控股信托或產業央企控股信托。
比如,中信信托為中信集團系統重要性成員企業,建信信托、上海信托分別為建設銀行、浦發銀行子公司。
中國外貿信托、英大信托、華鑫信托、華能信托、華潤信托、華寶信托為產業央企控股信托公司。其中中國外貿信托為中國中化下屬企業;英大信托股東單位包括國網英大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3.49%)、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25.00%);華鑫信托是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專業從事信托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華能信托是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實際控制人,華能資本服務有限公司控股,貴州省及國內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參股的全國性信托金融機構。
華潤信托股東為華潤集團旗下華潤金控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和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9%);華寶信托是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金融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2.90%。
江蘇信托則是江蘇省國信集團的重要成員企業之一,在能源業務方面,江蘇省國信集團逐步建立了“風、光、水、火、氣、儲”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在金融業務方面,江蘇省國信集團擁有信托公司、財務公司、期貨公司、保險經紀公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
陜國投信托為陜西省屬企業,其中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交控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財金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陜國投26.8%、16.76%、4.98%的股份。
此外,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獲得較大增長的昆侖信托為中國石油控股的金融企業。中油資本在解釋昆侖信托上半年業績時表示,昆侖信托深耕主業單位和產業鏈客戶需求,加速提升資產與資金雙向配置能力,形成多層次產業金融服務矩陣,為其業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報告》表示,金融集團控股的信托公司可以利用集團資源實現業務增長,產業央企控股的信托公司可以響應集團政策、業務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標志著信托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重構”的深刻轉折,自信托業務三分類新規頒布以來,信托公司依賴不同的資源稟賦及戰略選擇實現了差異化增長。在未來,信托行業將在監管不斷完善細化制度上,在盈利模式細化、科技賦能及風險化解等方面將實現持續突破,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在監管政策的支持下,不動產信托與股權信托也成為了信托公司新型信托業務探索方向。
2024年1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與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做好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在全國范圍內首次以專項文件的形式,明確不動產信托登記路徑,國投泰康信托和中國外貿信托分別在通州區和昌平區完成首批登記。2025年5月,上海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不動產信托登記試點的通知》,制度設計更顯系統化。
在股權信托登記方面,2025年4月,北京進一步啟動股權信托登記試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股權信托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要求工商登記公示信托財產權屬,解決股權信托財產與受托人資產混同問題。
《報告》指出,不動產信托與股權信托的試點探索,不僅標志著我國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重大突破,更顯示出信托公司在服務民生需求、盤活存量資產、支持實體經濟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