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強制繳納社保”系誤讀,真相是這樣

2025年08月19日 16:4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王峰
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是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有利于社會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下稱《解釋二》),其中的第十九條“一石激起千層浪”。

《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認定該約定或承諾無效。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請求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簡而言之,就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或同意不繳社保,法院也會認定無效;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勞動者離職時要求支付補償,打官司會勝訴。

這條規定“約定豁免社保”無效的司法解釋被迅速誤讀為“全民強制繳納社保”。近日,麥當勞、環球影城等企業招聘退休人員的消息,再次引發對企業社保負擔的討論。

實際上,繳納社保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解釋二》并沒有創造“全民強制繳納社保”的新政策,而是強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繳納社保的約定違法。

統一裁判標準

《解釋二》將于9月1日起實施。最高法在發布司法解釋的同時,也發布了一則典型案例。

2022年7月,朱某入職某保安公司,雙方約定公司不為朱某繳納社會保險費,而是將相關費用以補助形式直接發放給朱某。

朱某認為,有關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是公司事先打印好的格式條款,剝奪其法定權利,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悖,不具有法律效力。朱某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提出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等請求。

但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未支持朱某有關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請求。朱某不服,訴至法院。

審理法院認為,繳納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除法律規定的事由外,不因雙方約定而免除,雙方有關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約定無效。審理法院判決保安公司支付朱某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

本案中,審理法院支持了勞動者經濟補償的請求,但司法實踐中,不同法院會作出不同的裁判結果。一些法院認為,勞動者出于自愿與用人單位達成不繳納社保的約定,后又以此為由請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經濟補償,有違誠實信用原則,不予支持。

《解釋二》第十九條實際上是強調了典型案例的裁判規則,統一了裁判標準。

為何采取明顯傾向于保護勞動者的裁判規則?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指出,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過程中發揮著更為主動和關鍵的作用,勞動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行為離不開用人單位的配合。實踐中更多的情況是用人單位基于成本控制等考慮與勞動者約定,或者讓勞動者單方承諾不繳納社會保險費,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沒有選擇權。

如此看來,9月1日后“全民強制繳納社保”其實為誤讀。《解釋二》并沒有創設“新規”,而是統一司法裁量標準,消除了不同地區司法實踐中的分歧;并非現在才“強制”,按照我國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等規定,繳納社保本就具有強制性;亦非覆蓋“全民”,而是指向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

企業減少用工風險

“《解釋二》的出臺對于健全勞動者權益保障是一件好事,最近我頻繁對自己擔任法律顧問的企業建議,一定要依法、全部、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北京京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德偉說。

有觀點認為,與員工約定不繳納社保的,大都是民營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但楊德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大型企業甚至是國有企業同樣存在這種情況。“企業越大,用工越復雜,包括勞務派遣、臨時工等。”

還有觀點認為,即便《解釋二》實施后,企業也不會大規模遭遇員工僅僅為了追討經濟補償的仲裁或訴訟。但楊德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企業不繳納社保的風險點除了離職時的糾紛,還包括當員工發生工傷工亡情況時,由于沒有繳納工傷保險,企業會面臨自行承擔很大一筆償付資金的風險。

“企業不僅應該為全部簽署勞動合同的員工繳納社保,還要足額繳納社保,這是企業的法定義務,否則也將面臨法律風險。” 楊德偉說。

相關信號已經十分明顯。他介紹,以前有的城市社保主管部門對于企業按照最低標準而不是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的投訴并不干預,但現在收到勞動者這類投訴時會立案調查,除了要求企業補繳社保,還會要求企業支付滯納金。

《解釋二》實施后,企業合規的用工結構或將發生變化,但又提出了完善相關社保制度的新要求。

“退休返聘人員可能會更吃香。” 楊德偉說。近日,“麥當勞招募退休員工”“環球影城招退休零售員”等話題登上熱搜。據介紹,麥當勞一直都在招聘退休員工作為全職用工的補充,招聘的主要是50歲出頭剛退休的人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表示,要注重保護退休老人的就業權益,一方面是不要有年齡歧視,另一方面是要明確工傷保險方面的權益。

但現實中,各地對于單獨繳納工傷保險的規定不一,有的地方不允許企業為退休返聘人員單獨繳納工傷保險。“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建議企業為退休返聘人員購買商業意外保險,減少企業相關風險。” 楊德偉說。

還有的退休返聘人員存在社保繳費時間短等情況,有的企業其實同意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并繼續繳納社保,但由于他們已經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而無法落實。專家指出,這可以在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過程中予以解決。

進一步助企紓困

“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是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有利于社會穩定。從長遠看,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可以幫助勞動者在遭遇年老、疾病、工傷、生育、失業等風險時,防止收入的中斷和喪失,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吳景麗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10.71億人、2.45億人、3億人,同比均穩中有增。

“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8月16日的文章寫道,擴大社保覆蓋范圍,增強社保繳納剛性約束,確實會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必須正視中小企業的現實經營壓力。解題的關鍵,就在于進一步豐富助企紓困的政策工具箱。

國務院辦公廳7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指出,相關企業生產經營確有困難的,可按規定申請階段性緩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擴大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對重點行業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并按規定為其繳納有關費用的,按照個人繳費額的25%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課題組近日建議,擴大面向就業青年群體提供社保補貼范圍。補貼覆蓋范圍既包括與用人單位簽有正式勞動合同的就業者,也包括沒有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各類靈活就業者,還包括創業者、個體工商戶及其他自我雇傭者。既補貼勞動者個人繳納部分,也補貼企業繳納部分。

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認為,社保補貼讓民營經濟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創新性得到更多正面認可,為青年就業提供更多選擇,有助于擴大和穩定青年就業。

歐陽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社保補貼帶來高質量就業機會,為青年群體提供穩定可期的收入,有效提升適齡青年的婚育意愿,刺激居民消費和民營企業投資增長。

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溫興祥副教授指出,社保補貼不僅可通過減少社保支出增加青年群體的可支配收入,還可通過提供穩定的高質量就業預期提振他們的消費信心,減少“保守儲蓄”,推動大宗消費和體驗型消費。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久久 | 亚洲性爱区久久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