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板塊的退潮來得迅猛而慘烈。8月21日,液冷服務器概念集體跳水,飛龍股份(002536.SZ)騰龍股份(603158.SH)均開盤閃崩觸及跌停,英維克(002837.SZ)、科創新源(300731.SZ)、冰輪環境(000811.SZ)跌超5%。
板塊回調與美股市場形成聯動。昨夜英偉達盤中一度下挫4%,英特爾收跌近7%。
回溯技術驅動因素,7月初美國云服務商CoreWeave宣布全球率先部署英偉達GB300NVL72系統,成為首家提供該服務的超大規模AI云服務商,標志著首款GB300NVL72服務器正式出貨。該機型單柜功率達120kW,傳統風冷已無法滿足散熱需求,必須采用全液冷機架級設計。同期,華為昇騰發布的384超節點服務器集群亦采用液冷+微結構導熱方案,頭部廠商技術路線為產業確立明確風向標。
液冷服務器概念逐漸受到市場追捧,同花順iFinD顯示,液冷服務器指數自7月份以來累計漲幅超35%,英維克、飛龍股份等多只相關概念個股股價實現翻倍。
但熱度背后潛藏非理性炒作。7月以來漲逾213%的淳中科技(603516.SH)多次公告,公司業務不涉及液冷服務器的生產制造,僅參與液冷測試平臺等測試環節,相較于通用元器件產品而言市場空間差距很大,但仍遭資金追捧。截至今日午盤,淳中科技跌超4%。
此前走出5天4板的騰龍股份也曾提示風險稱,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夠識別的終端用于服務器液冷的電子水泵產品銷售及開發費用收入約80萬元,用于儲能電柜液冷的膠管產品銷售收入約97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小,對公司報表影響小,業務發展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盡管板塊今日急速調整,但機構仍看好液冷賽道。中金公司在21日早間發布的研報中表示,AI大模型更新迭代以及應用落地驅動算力需求提升,芯片功耗與算力密度持續攀升,液冷憑借散熱效率、部署密度等優勢,正加速替代風冷逐步成為主流方案。其表示,液冷替代風冷為AI時代大勢所趨,預計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億美元,實現市場規模的快速提升。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