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欣 實習生薛霽 北京報道
8月29日,工商銀行在線上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會。工行行長劉珺在回應經營亮點與全年業績展望時,以形象比喻與戰略銳見勾勒出超級銀行的穩健發展路徑。本報記者梳理其十大核心表述,既有對股東回報的承諾,也有對增長哲學的深刻闡釋,更不乏對國際化戰略的前瞻布局。
以下為十大核心觀點:
1. 股東價值承諾
“成為工商銀行的股東應該是一件比較幸福的事。”
2. 增長哲學宣言
“勻速或許是最快的,平衡或許是最好的。我們一直秉承這個理念,來推動工商銀行的轉型和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
3. 市場同頻定位
“作為一家超級規模的銀行,我們跟市場永遠是同頻共振,并且準確、精確地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的增長狀況。”
4. 金融穩定擔當
“工商銀行發揮的就是主力軍銀行的作用,就是主力軍、壓艙石、穩定器。如果穩定器的速度是超常速度,那么穩定器的作用可能也不會發揮得特別好。”
5. 經營邏輯銳評
“作為一家領軍銀行,我們一定是和國民經濟同向在前進……這么大的一家銀行要掉頭,那說明方向性選擇上出現了問題。我們始終是在前進的方向中不斷優調戰略,不斷調校方向,使這艘大船走得更穩,我們不追求超過常規的超常增長率。”
6. 收入結構比喻
“利息凈收入是營收‘大頭’,作為間接融資為主的大型商業銀行,利息收入是我們的‘主食’。”
7.投資價值錨點
“按照8月28日的股價計算,(工行)A/H股股息率也都在4.2%和5.8%左右,應該是高于長期限資金的負債成本,并且與一些理財產品相比也毫不遜色,仍然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標的。”
8. 境內境外業務定位
“境內分行是我們的大本營,是我們的主根據地,為集團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動能輸出;國際化和綜合化則相當于我們的新根據地,是我們新的增長曲線,是我們新的“二次能源”,提供了更多的增量貢獻。”
9.談低息差應對
“國際化、綜合化不單單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應對低息差環境,更好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必選項。”
10. 談國民經濟同頻
“國民經濟反映在工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就是工商銀行走出和中國經濟高質量轉型大致相當的軌跡,我們也希望交上來的全年這張答卷比半年在數字方面又有一些進步,而這種進步是扎扎實實的進步,是工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的年度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