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郭聰聰
10月11日,加密貨幣市場突發 “黑天鵝”,單日全網合約爆倉金額突破190億美元,涉及爆倉人數高達164萬,創下幣圈歷史最高單日清算紀錄,成為行業 “最黑暗的一天”。
主要幣種全線重挫,小幣種跌幅超50%
11日凌晨,加密市場拋售潮突然席卷,頭部幣種集體大幅跳水。
作為市值龍頭的比特幣,從12.2萬美元高位快速下探至10.15萬美元低點。截至發稿,最新報價110545美元/枚,24小時跌幅超17%,成交額超500億美元;
以太坊價格一度跌至3400美元,24小時跌幅超20%,現報3748美元/枚,成交額同樣突破500億美元。
狗狗幣、SUI 等小市值幣種跌幅更為慘烈,持倉量腰斬。
據 Coinglass 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加密貨幣全網合約爆倉金額達191億美元,爆倉人數超164萬,且九成為多單爆倉。這一清算規模遠超此前歷次幣圈危機,此前多次黑天鵝事件的爆倉,亦不及此次單日數據。
為何暴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幣圈爆倉是指投資者在加密貨幣合約交易中,因市場波動導致賬戶資金不足,被交易平臺強制平倉的現象,這種情況在投資者通過杠桿借入資金放大收益時尤為常見。具體來說,投資者借助杠桿資金進入市場,一旦市場走勢與預期相反,虧損超過賬戶保證金(即自有資金)時,交易平臺為避免損失,會自動強制平倉,導致投資者本金歸零甚至倒欠平臺資金。
OKX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偉告訴記者,此次比特幣價格下跌是多重市場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趙偉表示,首先前期市場杠桿水平較高,合約持倉量和資金費率持續在高位運行,使整體結構相對脆弱。當價格出現波動時,集中平倉機制被觸發,放大了短期的下行幅度。
其次,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對市場情緒帶來一定擾動。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 11 月 1 日起對中國加征 100% 關稅,并同步實施 “所有關鍵軟件” 出口管制,這推升了全球避險情緒,加密資產因此受到一定連鎖影響。與此同時,近期市場流動性偏緊,部分機構資金選擇觀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波動。
需特別提醒的是,我國除香港地區外,不允許任何加密資產交易活動,參與此類交易不僅面臨極端市場風險,亦不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