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沖突之下,機構在買什么?

2025年10月14日 10:15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龐華瑋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龐華瑋


當特朗普拋出"100%關稅"威脅引發全球市場震蕩,中國資本市場卻在10月13日上演了一場相對獨立行情:A股市場經歷了低開高走、跌幅顯著收窄的震蕩,科創50指數從低開近3%到強勢翻紅,稀土和半導體板塊逆勢上漲,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近200億元......

當前,機構普遍認為此次沖擊將小于今年4月的那一輪關稅沖突,并傾向于將其視作一個潛在的布局機會。 

風暴中的市場

在美國此次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后,當天深夜,美股三大指數暴跌,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納指暴跌3.56%,創半年最大跌幅。比特幣閃崩,無數杠桿玩家一夜爆倉;黃金飆升,恐慌指數暴漲。

而中國市場走出了相對獨立的行情。

10月13日,A股市場也經歷了低開高走,跌幅顯著收窄的震蕩過程。其中,科創50指數低開近3%,午后翻紅大漲1.40%,完美反轉。截至收盤,滬指跌0.19%,深成指跌0.93%,創業板指跌1.11%。

A股行業表現明顯分化,其中,稀土、半導體逆勢狂飆,成最強避風港。

萬得稀土指數大漲9.49%,華宏科技、中國稀土、廣晟有色、包鋼股份等多股漲停。半導體也表現突出。而受中美沖突拖累的消費電子跌幅較大,消費電子代工指數下跌2.91%。

滬深兩市成交額2.35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1609億元,總體來看,流動性仍充裕。

而從港股市場表現來看,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均下跌,其中,蘋果產業鏈跌幅居前,而有色金屬、半導體指數逆勢上漲,漲幅均超3%。

同時,當天南向資金凈流入近200億元,達198.04億元。

對此,黑崎資本首席戰略官陳興文表示,A股市場開盤后的迅速企穩,以及稀土、半導體等板塊的資金流入,均體現出市場對政策托底與產業周期上行的信心。而南向資金的增持,表明投資者對港股的長線趨勢仍保持樂觀。

“TACO”交易?

“我們在等更好的價格,但絕不會錯過這波行情。我們計劃加倉,但今日實際盤中跌幅不大,并沒有達到加倉標準。后續兩天繼續等待機會。”10月13日,一位私募機構CEO向記者表示。

“我們的配置要具體看下跌的幅度來計算是否有足夠的性價比。”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上海章和投資董事長高國壘認為,“相比4月份關稅導致的市場暴跌,這一次的市場波動大概會小一些,市場恐慌情緒會輕一些。”

其指出,4月份股市因關稅戰暴跌,有人提前清倉。但隨后關稅戰形勢很快扭轉,A股指數修復超過3900點,“精準”清倉的人大多數完美踏空。

市場人士普遍拿此次關稅事件與4月初美國挑起的關稅沖突進行類比。

當時A股經歷了短暫的快速下跌后,很快中美達成協議。此后,中國資本市場自4月8日以來表現不俗。截至10月10日的最近一輪上漲中,上證指數大漲25.85%,深證成指大漲42.62%,創業板指大漲72.27%,科創50指數大漲57.19%。

而這次劇本開場驚人相似。

“不建議追漲殺跌,不建議過度恐慌。不要試圖預測每次波動,而要基于風險配置資產。”高國壘建議。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認為,"牛市遠未結束,這只是上半場。"

市場普遍預計特朗普的“TACO”交易將再次上演。

廣發證券研報稱,如果我們判斷這次大概率是又一次的“TACO交易”,歷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買入的好時機。

興證策略認為,相比于4月,積極因素正在增多。若短期情緒釋放帶來波動,或再一次為中長期布局提供“黃金坑”。

不過,國金策略認為,沒有貪婪的必要。理由是,全球來看,當下并未恐慌,但也正是因為并未陷入恐懼,當下比4月更高的估值水平也就意味著沒有“貪婪”的必要。

機構的"抄底清單"

對這一輪回調帶來的機會,機構如何應對?記者發現,機構主要聚焦于三條投資主線:

一是科技,如半導體、芯片、AI、軍工等。

廣發證券最新研報認為,如果本輪因為流動性沖擊等風險出現短期急跌,最建議配置的依然是國產替代相關的AI算力芯片、半導體設備、半導體光刻機產業鏈、AI端側應用等行業。若本周國產替代相關的科技行業出現股價沖擊,例如科創芯片快速下跌至EMA20附近(目前均線偏離度5.9%),則在中期維度上提供了難得的布局買點。

楊德龍也看好科技股,但他建議不同投資者采取不同投資策略。

“對于投資者來說,一方面,如果是做短期避險的操作可以適當進行減倉兌現部分漲幅較高的科技股,另一方面,如果是布局中長期的機會,可以中長期持有,因為科技股中長期的表現更取決于這些科技股能否兌現業績,能否實現投資者的預期。”楊德龍說。

二是內需方向,如食品飲料、醫藥和互聯網等。

興證策略認為,后續應對的重點仍應當聚焦于如何利用波動布局。如何應對?短期可結合景氣布局內需品種,包括農業、小金屬、貴金屬、飲料乳品、券商保險等。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表示看好消費、醫藥和互聯網等市場尚未大幅反彈的機會。

“我們整體是滿倉的狀態,對今天整個市場的波動,我們認為沒有必要去做倉位的調整,還在觀望,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再動。”張可興說。

國金策略認為,A股存在指數層面調整的可能,但幅度可控。內需方向將階段性獲得市場更多關注,包括食品飲料、航空機場、房地產等。

三是上游資源,如稀土、銅、鋁、油、金等。

國金策略認為,制造業活動修復與投資加速的實物資產中期仍然是最占優資產,包括上游資源(銅、鋁、油、金),原材料(基礎化工品、鋼鐵)。

長城基金、格上基金等多家機構人士建議短期配置稀土、黃金等資產。

不過,記者發現,不少機構準備了針對短期和長期的兩套攻守兼備的均衡策略。機構普遍認為關稅沖擊下,短期穩定類和受益政策預期類的板塊相對占優,中長期仍是以科技為代表的成長板塊占優。

金鷹基金表示,短期風格再平衡,中長期仍對科技產業進展保持密切關注。科技仍是中長期值得關注的主線,包括AI、國產替代(半導體、儲能、可控核聚變等)等,但短期需要聚焦有業績的品種。

長城基金表示,投資策略上,科技成長仍是核心,短期內稀土主題或仍有交易機會,貴金屬有色板塊階段性可能會占優,中期有色、AI硬件與應用等或仍將是后續主線。

格上基金研究員托合江建議,關注自主可控科技領域(半導體芯片)、稀土與戰略金屬、避險資產(黃金)。

陳興文表示,投資策略上,短期可關注稀土、半導體等政策紅利板塊的波段機會,同時防御性布局低估值、高分紅領域以規避短期波動風險。長期則應堅持定投恒生科技指數,利用其估值低位優勢逢跌加倉,把握AI應用擴散與全球流動性轉向帶來的估值修復大周期。

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則認為,首先可以做一個短期的防御策略,暫時錨定政策紅利與供給剛性板塊對沖外部風險,典型如稀土板塊;其次是堅守科技主線,可重點關注國產替代等估值相對合理、業績確定性強的低位分支。

“考慮到四季度指數高位震蕩壓力加大,建議保持 ‘7 成核心倉位 + 3 成靈活倉位’的結構,核心倉位配置科技龍頭與稀土防御板塊,同時搭配一定比例的黃金避險資產,靈活倉位可把握短期政策催化機會,同時密切跟蹤關稅政策的動向、北向資金流向等關鍵信號,及時進行調倉。”寶曉輝說。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AV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观看中文字幕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