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孫永樂
9月投資者新開戶數出爐,A股市場又迎來了一波“開戶潮”。
近日,據上交所數據,9月A股新開戶數293.72萬戶,同比增長60.73%,環比增長10.83%,為今年以來單月第二高,僅次于今年3月A股新開戶數306.55萬戶。
至此,今年前三季度A股新開戶數合計已達2014.89萬戶,較2024年前三季度新開戶數1346.46萬戶同比增長49.64%。
具體來看,9月A股293.72萬戶中,個人新開戶292.63萬戶,機構新開戶1.09萬戶,這屬于今年以來機構新開戶首次突破1萬戶。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現象背后主要有三大驅動因素:一是市場行情回暖,9月A股主要指數集體上漲,賺錢效應吸引散戶入場;二是政策預期強化,市場普遍預期穩增長、促消費政策加碼,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風險偏好提升;三則是低基數效應,2024年9月新開戶數為182.74萬戶,雖因“9·24”行情環比大增,但絕對值仍低于2025年同期,形成低基數。
9月A股開戶規模創年內次高
從月度對比來看,今年以來,A股新開戶數經歷了較為明顯的起伏。隨著7月開始市場轉暖,A股開戶數據呈現正增長態勢。
今年1月份開局平穩,當月A股新開戶數為157萬戶;2月環比大幅增長,達到283.59萬戶;3月進一步增長,達到306.55萬戶,創出年內新高,也創出去年“9·24行情”啟動以來的單月次高。
緊接著,來到4月份,因市場整體下跌,A股新開戶數大幅下降至192.44萬戶;5月受假期影響進一步回落,至155.56萬戶;6月小幅拉升至164.64萬戶;7月則回升至196.36萬戶;8月市場行情爆發,進一步增長到265.04萬戶。
10月10日,上交所發布的新開戶數據顯示,9月A股新開戶數293.72萬戶,同比增長60.73%,去年9月A股新開戶數則為182.74萬戶;環比增長10.83%,為今年以來單月第二高。
結合2024年以來的開戶數據,9月單月294萬戶的開戶規模,在2025年僅次于3月的306.55萬戶,在2024年僅次于10月的683.97萬戶,高于2024年全年11個月份,創下2025年4月以來的階段新高。
從結構上看,9月A股新開戶投資者中,個人投資者占到絕大多數,合計約292.63萬戶,較上個月增加28.59萬戶。今年前9個月,個人投資者A股累計新開戶數為2007.29萬戶,截至2025年9月30日,個人投資者A股累計總賬戶數為3.86億戶。
值得注意的是,9月A股機構投資者則合計約1.09萬戶,屬于今年以來機構新開戶首次突破1萬戶。這一數據釋放出什么市場信號?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單月機構新開戶數突破1萬戶,體現出機構資金對A股的看好。這一數據既表明專業投資者認可當前市場處于底部區域,正為后續布局做準備;也因機構作為“聰明錢”,其加速入場或反映出對政策紅利、估值修復的預期增強。此外,機構賬戶多配置ETF、白馬股,后續或推動市場風格轉向基本面驅動的慢漲。
前三季度合計突破2000萬戶
至此,今年前三季度,A股新開戶數合計已突破2000萬戶,達2014.89萬戶,較2024年前三季度A股合計新開戶數1346.46萬戶增長49.64%。
個人投資者對于資本市場的參與熱情,與A股市場的走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9月份,A股市場延續強勁漲勢,各主要指數表現極為亮眼。
根據上交所披露數據,9月市場成交規模顯著提升,兩融余額持續提升,第三季度日均兩融余額達到21,197億元,同比增長49.3%;同期上證指數上漲12.7%,漲幅較去年同期擴大0.29個百分點;主要指數走勢方面,滬深300指數上漲17.9%,同比提升1.83個百分點。
市場普遍認為,本輪“開戶潮”是資本市場活力的體現,隨著居民“存款搬家”進程開啟,新股民加速進場將短期提振市場的流動性,后續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
與此同時,本輪“開戶潮”并未現去年“9·24”行情期間的激增,在低利率時代“資產荒”背景下,個人投資者更趨成熟和理性,“90后”“00后”等35歲以下的客戶成為近期開戶的主力軍。
個人投資者開戶熱情如火如荼,但進入10月,A股市場短期波動,投資者是否還會延續“跑步進場”的態勢?
10月13日,市場全天震蕩回升,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截至收盤,滬指跌0.19%,深成指跌0.93%,創業板指跌1.11%。滬深兩市成交額2.35萬億,較上一個交易日縮量1609億。
盤面上,市場熱點輪番活躍。稀土永磁板塊持續走強,銀河磁體、中國稀土、北方稀土等多股漲停。芯片產業鏈也掀起漲停潮,新萊應材、凱美特氣、至純科技等10余股漲停。有色金屬板塊再度活躍,中國瑞林、西部黃金3天2板。
柏文喜認為,10月外部擾動加劇,新開戶數環比或下滑,但全年同比高增長趨勢不變。從歷史數據看,地緣沖突或貿易摩擦升級時散戶避險需求會上升,這可能導致10月開戶環比回落;而若市場因外部沖擊回調,機構或借低位加速建倉,重點布局高股息與科技自立板塊。同時,國內若及時出臺降準、消費刺激等對沖措施,11月后開戶數有望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