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伍素文 廣州報道
8月29日,國家《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指南》(以下簡稱《實施指南》)在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發布。
南方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是廣州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經驗首次納入國家層面文件推廣實施,廣州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體系、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及價格形成機制等全流程運營經驗均被收錄。
《實施指南》由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牽頭,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廣州市數字政府運營中心、廣州數據集團、福建省數據管理局、貴州大數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廣州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費收費標準(試行)》同期在廣州公共數據運營平臺發布,標志著廣州將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破題”,正式啟動探索價格形成機制的實踐路徑。目前,廣州已推動38個登記主體在國家、省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登記公共數據資源超260項。
全國首份城市級收費標準落地
記者獲悉,《收費標準》既立足公共數據的公共屬性,又兼顧市場規律,明確“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業的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有條件無償使用”;同時針對市場主體需求,創新設置“基礎技術服務費+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調用費”雙維度分項收費模式。
廣州數據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結合算力、存儲等資源使用、產品數量、服務次數、數據調用量等因素,制定了試行收費標準。基礎技術服務費按年收取且上限固定,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調用費基于數據調用量進行階梯遞減式累進計價;同時結合廣州公共數據運營平臺能力,對市場主體使用的具體產品形式、產品數量、數據調用量等進行精準匹配、計量、計費。”
當前,廣州公共數據運營平臺已公開5000多項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目錄信息,數據商注冊后可查閱由人工智能生成的關鍵目錄對應仿真數據,快速掌握數據狀況,開展數據應用分析等工作。
“住建、金融等領域5000多項運營目錄的公開以及線上申請、智能匹配的公共數據應用場景申請模式為我們開發數據產品提供了便利。”數據商廣州住房置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接下來,運營機構可快速“轉譯”數據商對于公共數據資源的應用需求,基于市政務大數據中心與廣州公共數據運營平臺的貫通,實現公共數據使用“快申速審”。截至目前已完成超50個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利用申請審核。
數據產品采取“合規審查”
記者從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了解到,運營機構與數據交易機構的平臺、數據、合規體系的互聯互通,有助于保證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交易的可追溯、可審計,也為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形成公允價格起到示范引導作用。
繼全國首發熱線系列數據產品后,廣州數據集團開發的“公積金智貸”“商保核保數據產品”等12款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已經在廣州數據交易所數據產權登記服務平臺進行公示。
廣州數據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積累對全省近百款公共數據產品的合規輔導與審查經驗,總結沉淀了公共數據產品審查的系列合規要點,為此次公示的12款公共數據產品完善合規材料、通過省數據資產合規委員會的合規審核提供了借鑒參考的價值。
下一步,廣州將持續聚焦推進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先行示范建設,圍繞民生服務、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領域,持續打造一批實用價值高的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推動應用場景從點狀示范走向規模應用,支撐廣州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國家試點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