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第19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8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市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中國廣闊的消費市場吸引了來自挪威、厄瓜多爾、俄羅斯、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阿塞拜疆、智利、越南、印度、西班牙、阿根廷、法羅群島、日本等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3000多家品牌展商。
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畢思明(Sigmund Bj?rgo)在會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消費市場穩步增長,政府也在大力提振經濟,這有很大的幫助,對餐飲等行業來說意義重大,中國三文魚消費量正在大幅增長。
中國三文魚市場釋放出巨大潛力。2025年1月至7月,挪威對華出口三文魚52,069噸,同比增長122%,出口額達46.73億挪威克朗,同比增長64%。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已躍升為大西洋三文魚的全球第六大出口市場,并在前十大市場中實現最大漲幅。
目前中國大西洋三文魚消費規模已躍居亞洲第一,約為排名第二的日本市場的兩倍,但2024年人均消費量僅為0.09公斤,即約3到4片刺身,中國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潛力巨大。
除了三文魚,挪威的其他海產品同樣在中國市場實現強勁增長。2025年1月至7月,中國已成為挪威北極甜蝦的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量4,952噸,同比增長603%,出口額達2.58億挪威克朗,同比增長630%。白魚類海產對華出口也表現強勁,其中格陵蘭比目魚和紅魚尤為突出。今年前7個月, 格陵蘭比目魚和紅魚出口額在所有挪威對華出口海產中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位,同比分別大幅增長45%和82%。
畢思明認為,在很多方面,西方國家需要向中國市場學習,尤其是在海產品線上銷售方面。如今中國各類電商平臺上銷售海產品的規模非常驚人,極大提升了進口海產品的可得性,購買便利程度甚至超過歐洲。
2023年,中國是挪威海產品出口的第八大市場,2024年成為第六大市場。2025年7月,挪威海產對華出口額增長6.13億挪威克朗,實現同比88%的增幅,中國一躍成為挪威海產品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場。
展望未來,畢思明對記者表示,放眼未來5到10年,消費將再次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中國的消費熱潮將回歸并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