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植文 上海報道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正在努力達成他年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成為2025 年最努力的人。
從6月到8月,李斌主持了四場發布會,每場都接近三個小時;親身測驗真實道路爆胎,在海拔超5000米的珠峰大本營驗收G318川藏換電路線,在高反中吸著氧堅持直播。
這些努力也獲得了階段性的回報,樂道L90 上市交付、全新蔚來ES8發布,蔚來重回上升通道,進入收獲期。
8月29日上午,樂道L90在成都車展完成了第一萬臺交付,成為蔚來公司歷史上交付破萬最快的車型,交付后持續穩居大型 SUV 銷量榜單前三。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表示,蔚來全新ES8在8月21日開啟預售后的預訂單表現,好于同期的樂道L90。
過去一個多月,蔚來在資本市場也走出一條上升曲線,港股累計漲幅接近90%,重回千億市值。
8月29日,李斌在公司內舉辦了一場時長約90分鐘的全員會議。他認為蔚來最近的積極變化,首先源于過去三年多,乃至更長時間里,公司在純電技術、多品牌戰略等方面堅定、持續的投入。通過這些投入,蔚來迎來了純電技術轉化為用戶體驗的拐點。
“增程大三排SUV的黃金時代正在過去,純電大三排SUV時代正在到來,這就是我們堅持正確技術路線,一步步走到今天,才有這么一個比較好的市場反饋。”李斌說。
其次是在短期執行上的提效。全員會開場,李斌感謝了全體同事:“(樂道)L90和(蔚來)全新ES8上市節奏讓行業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蔚來,我們并不是只能說一說長期主義,做不好短期執行,我們韌勁很強,非常不容易。”
但擺在蔚來面前的挑戰依然很大。今年初,蔚來處于銷量低谷時,李斌提出四季度盈利的目標。“很長一段時間內,全世界可能少于1%的人相信我們四季度能盈利。”李斌在內部講話中說。
李斌認為,目前純電技術路線的拐點時刻已經到來。蔚來如何將過去十年沉淀的技術、產品體驗優勢,轉化為市場勝勢,實現銷量、盈利目標?李斌給出兩個答案。
一是全員拼效率。“現在就是拼我們整個交付能力、執行力和運營能力。”李斌說。
二是全員提升經營意識。李斌表示,蔚來CBU改革已初見成效,在經營意識和經營效率上,后續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公司一年 1000億(營收),提效1%就省10億,省5%就是50個億,是不是我們日子就會好過很多?”
李斌認為,只要長期主義和短期執行結合好,外界就能看到蔚來的競爭力。“安心賣車、安心交付車、安心提效,四季度踏踏實實打仗,盈利挑戰非常大,但這場仗有機會打贏,也必須打贏。”
以下是李斌當天講話的主要內容:
全員講話:
首先要特別感謝大家,過去一個季度確實大家都非常拼,發布會不知道開了多少場,還跑了一趟318,不是我辛苦,主要是大家辛苦。
過去兩個月,我們兩款旗艦產品樂道L90和全新ES8上市,整個表現達到了預期,某種程度上超過了預期,背后離不開每一位同事的辛苦付出,在過去一個季度里面,大家都展現出了很好的戰斗力,證明我們整個團隊非常能打,讓行業和市場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蔚來。
過去三年多的時間,公司發展確實和我們原來目標是有差距的。但是我們在這段低谷期里面從來沒有動搖過方向。不管是技術路線角度(可充可換可升級),還是研發投入上,圍繞12個全棧,每個季度30億人民幣堅決、持續的投入;多品牌布局,服務更多的用戶;還有持續地去建換電站,去年建了1000座,今年很多地方開始實現了縣縣通,318也打通了;以及今年開始啟動經營改善方面、經營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大家看得出來,這幾年我們方向是非常堅定的,沒有做折返跑。
正是過去這三年,甚至過去十年的持續投入,樂道L90和全新ES8才能在它們各自所在的細分市場,引領大三排SUV進入純電時代。L90熱銷也帶動了L60銷量越來越好,L60最近每個月的訂單都在持續往上走,8月份鎖單量又創新高,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現在車一般都是越賣越少,越賣越多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說明我們方向對了,說明純電技術路線技術優勢正開始發揮出來,純電時代正在到來,今年1-7月份純電的增長遠遠高于PHEV插混,遠遠高于增程,也遠遠高于油車。
以前純電在七八萬的市場、十幾萬的市場、二十多萬的市場,一直都還行,但在大車的市場就不是特別行。為什么?它的爆發點還沒有來,技術促進體驗的拐點還沒有來。
但今天,純電技術路線帶來的用戶體驗收益隨著技術進步,收益越來越大。前幾年,我們不太容易說清楚純電技術路線與增程和插混相比有什么優勢,雖然我們知道它有優勢,但是用戶不容易感知到。
但現在樂道L90和全新ES8,900伏高壓平臺,再加上集成化的設計,我們就能創造一個遠超PHEV油車和增程的乘坐和裝載空間,比一些MPV都大,用戶一下都感受到了,原來純電技術優勢這么大。原來你說你技術先進,講來講去都是講概念,現在很直觀、很顯性:冰箱彩電大沙發我們給配上,樂道L60的大冰柜,也是來自于純電架構,沒有900伏純電架構不可能布置下去。
所以技術路線到了今天,純電,特別是可換電的純電技術路線,優勢正在越來越大。車在很多性能指標配置里面要去做取舍,換電這件事情有一個好處,不需要盲目去追求超大電池包,整車的輕量化就能做的比較好,而且很多空間就可以用來布置別的零部件和系統。這兩款車的超大前備艙用戶都特別喜歡,因為解決了真實的體驗痛點,這背后都是技術路線的優勢。
比如蔚來全新ES8電池包只有500多公斤,樂道L90只有400多公斤,省了200多公斤。200多公斤什么概念?別人的車和我們的車相比相當于一直多拉著三四個人,這就是很大的區別。為什么L90這么大的一個車,能比同級別輕幾百公斤?這是可換電的純電技術路線的優勢,當我們的研發讓大家看到非常顯性的用戶體驗,收益拐點就來了。
原先的時候,純電用戶要付一些體驗代價。以前的體驗代價就是充電不方便、換電不方便,別人是可油可電。現在我們有3469座換電站,一共8195座充換電站,而且不光是我們自己在布充換電網絡,連增程廠商都在加大力度布充電樁,公共充電樁已經超過500萬,加電在很多場景下已經和加油一樣方便。
現在開純電車,加電的體驗代價越來越小,可換電的純電技術路線收益越來越大,所以這個拐點就來了,最顯性的標志就是樂道L90和蔚來全新ES8,這兩款車之所以受到用戶的認可,就是因為這個拐點讓大家看到了。增程大三排SUV的黃金時代正在過去,純電大三排SUV的時代正在到來,這就是我們堅持正確技術路線,一步步走到今天,我們才有近期這樣一個比較好的市場反饋。大家開始理解,過去這么多年我們到底在堅持什么。
剛才講的是產品技術路線,一個公司不會簡單靠堅持正確技術路線就能成功,一個公司要成功還是要靠扎扎實實的管理,還是要靠經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全世界最值得學習的汽車公司為什么是豐田?人家經營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強。
昨天我和IR同事看全球汽車公司經營報表,豐田確實是獨一檔,不是說中國公司加起來利潤水平比不上豐田,全世界很多公司加起來盈利水平都比不上豐田,為什么?人家管理得好,管理得細,汽車行業最后就是要靠這個。
如果一年1000億銷售額,提效1%就是10個億,提效5%就是50個億,豐田比別的公司就是要多增加5%,所以它是百分之十幾的凈利潤率。
在管理上豐田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今年在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讓大家都有經營意識。光我有經營意識,光管理團隊有經營意識沒用。省錢是無處不在的,不需要花的錢一分都不要花,該花的錢也要堅決花,這兩個不矛盾。
但是我們以前經常只會注意該花的錢要花,不需要花的錢,大家都覺得跟我沒關系,都是別人的事情。我們今年就要讓每個人都深刻去理解公司的每一分節約,每一分價值創造都是值得去爭取的,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意識改變,可能有時候就是舉手之勞就能做的事情。公司經營做好了跟每個人都有關系,低效的事情、低效的崗位、低效的項目就是不應該做,大家都要有這樣的意識,整個公司要真正變成一個全員經營組織。
我們今年就是要刨根問底,現在全員經營組織變革提效提得非常多,有的項目10倍的提效,省2000萬,2200萬的項目省掉2000萬,活同樣都干了,大家發動自己聰明才智就可以做到,我們開始形成這樣一種風氣。但總的來說,我們還有很多工作沒有閉環掉,今年還剩一個季度多一點的時間,要加快閉環掉。基于CBU(基本經營單元)機制的組織變革應該說是初見成效,但肯定不是一年能搞完的,我們要持續精進。
初見成效還遠遠不夠。為什么說遠遠不夠?企業經營是無盡的游戲,無盡的競爭,沒有盡頭。我們公司已經經歷過兩個周期,第一個周期是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們回到一個高點,然后又經歷一個新的周期,我們現在從第二個谷底開始往回爬,現在能看到一些希望。我們經歷過這個周期,我們作為一個組織學到了東西,長了本事,增加了韌性,我們有成長,有進步,我們就沒有浪費這樣一個周期。
但長期來說,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一定要持續精進。去年1月1日給大家寫的信里說,結硬寨打呆仗,日拱一卒久久為功,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這是我們從這一輪周期里面走出來,整個組織要學到的東西。
我其實也一直提醒自己,包括也有跟同事講,最好的時候容易做很差的決定,最差的時候你可能能做最好的決定,對一個組織來講,對一個人來講都是。你好的時候,你就會忽略問題本質,很多事為什么要干?優先級是什么?很多時候都缺乏邏輯。但你不好的時候,你資源有限,你就得排輕重緩急,看哪個優先級高,哪個ROI高。
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說你對公司做得事越多,它就越能成功;你的公司做得事情越對,越遵從商業本質,它越有可能成功。沒錢的時候,資源緊的時候,你得想清楚排優先級,排優先級的過程要思考清楚這個事到底重不重要,這個事到底合不合算,你要思考這些本質,我們在這個谷底反彈的過程中一定要長這樣的本事。
接下來考驗我們本事的階段性考試就來了,年初我提出今年四季度要贏利,估計只有少于1%的人相信。四季度還有一個多月就到了,現在來看,雖然挑戰確實很大,但是是有機會的。盈利的公司很簡單,盈利=銷售額×毛利率-費用,樂道L90、蔚來全新ES8總的來說都是單價高,毛利率還不錯的產品。像L60、5566、螢火蟲、ET9都能夠保持住一定的量,今年整個四季度銷售額,我認為是有保障的,毛利也是有機會的。
費用控制方面,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系。怎么把費用控制住,研發也好,工業化也好,銷售服務、管理支持,都要去想這個項目值不值得做,ROI是什么,包括必要的崗位調整,低效的崗位,公司該調整的一定會調整,要保證整個公司可持續經營。
現在很多用戶認可我們的車、服務和技術,不買我們車的原因至少30%-40%是因為擔心蔚來會不會倒。如果我們盈利,這個謠言不就不攻自破,用戶的信心就會增強,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四季度盈利有機會做到,也必須做到。這場階段性的戰役我們必須打贏,請大家全力以赴去做好這個事情。
問答環節:
提問:相比之前L60/ET5 上市,L90/ES8 更成功一些;我們過去做錯了什么?現在做對了什么?未來哪些要持續發力改進?
李斌:L60 當時上市的時間點有幾個點,首先我們是全新的團隊,戰斗力和今天比,那肯定還是要差一些的,大家要實事求是。
第二個點, L60 是 9 月底交付,其實訂單當時也是不錯的,但它是跨年,離年底又比較近,很多訂單用戶要保補貼,還是流失了不少訂單到同行那邊去了,確實當時有很多經驗教訓。
我們這一次 L90,上市時間更早一些,我們的產能準備也會更充分一些。我們第一個月按照 1 萬輛去準備,也是吸取了當時一些教訓,用戶運營方面,我們團隊也更成熟一些,還是有不少進步的,我們樂道團隊還是表現非常不錯。
這一次全新 ES8 應該說各方面準備更充分,其實就是從這些教訓里面去總結經驗,不要犯重復的錯誤。持續改進,后面保持熱銷就很重要。
提問:從 L90 到 ES8 的定價決策,與過去對比發生巨大的轉變,公司是如何做出新的決策的,支撐這個決策的理由是什么?從流程到團隊,與過去對比變化的是什么?
李斌:我們現在算得更細,推敲的更加充分。我們至少開了幾十次會去討論定價,反復討論,因為我們定價不光是要考慮到新車的定價,我們還要考慮到用戶復購權益,很多方方面面,對別的車型影響、整個品牌定位,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
這次 ES8 和 L90 的定價,大家總體覺得還是不錯的。首先我們在定義、研發這兩款車的時候,目標設定得比較好,給我們定價給了一個好的空間。
這次就推敲得比較細,反復琢磨,流程更嚴謹,參與的同事也比以前更多一些,廣泛聽取各方的意見,用戶的建議、媒體的建議,我們都會聽取。因為定價歸根到底要基于成本,給了你一個邊界,但是你最終定價還是要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又能給品牌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這個就是一些變化。
提問:在初期的熱度過去以后,如何保障ES8和L90后續的穩態銷量?
李斌:這是挺好的問題,還是從 6P 角度去建立每一款車的長期競爭力,穩態銷量。現在產品已經在這兒了,后續也要持續迭代,價格已經定好了,另外幾個P,渠道、促銷、People、Platform 都要跟上,現在還是比較有條不紊在做,我對這兩款車的持續熱銷非常有信心。
提問:三代ES8發布,價格超出預期,市場反響不錯,會不會影響其它車型銷量?
李斌:L90 推出的時候,我們同事也擔心會對 L60 有影響。但是從實際來講,L90 發布以后,L60 賣得更好了,其實是整個品牌勢能起來了。有人進來看 L90,看到 L60,以前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款寶藏車,試一試發現家里只需要一個 L60,因為買車最終還是看他的需求,最后 L60 被買走了。8月份L60鎖單量創造了年度新高,影響是正面的。
提問:蔚來NWM功能體驗是否達到預期?以及以后的期望是什么?
李斌:我覺得我們 AD 團隊非常不容易,大家一定不要被不全面的評價標準帶節奏。其實蔚來智駕一直在行業中都是領先的位置。這個評價標準是什么很重要。
大家講到輔助駕駛很多時候是講到城區怎么樣,其實智駕是四個領域,第一是智慧安全,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可以說是絕對的第一。不管是從實際表現,還是很多首發的功能,我們做端到端所有開發先放到安全上,這與我們公司理念也有關系,因為大家知道我們一直把安全看得非常重,所以智駕也必須先做安全。
做端到端是先做行車,還是先做安全?我們肯定是先做安全,做安全也是要投入精力、時間、資源的,搞好幾個月都不止,安全功能的驗證是需要更充分的,它是更復雜的,但是它的挑戰是用戶無感知,用戶沒有感知就是最大的安全。它不像別的那么顯性,但不代表它不重要,它非常重要。從智慧安全、主動安全的角度去看,我們肯定是第一名。
第二個就是泊車,如果大家體驗就會知道,我們最先把端到端用到泊車上,也是行業第一的,確實很好使,非常好使。
高速輔助過去這么多年我們一直都做的不錯,城區最近新的版本推出后,我現在開ET9上下班,還是挺不錯的,經常是零接管,通行效率可能還有點問題,但總的來說可用性已經大大提高了。今年還會有新的版本規劃,我相信再經歷兩個版本,我們也會在行業里面也會回到數一數二的位置。
提問:在以用戶利益為先的同時,如何確保服務型組織也兼顧成本效益,以助力第四季度的盈利?
李斌:以用戶利益為先,做好服務成本,并不是對立關系。我們SO(Service Operation 服務運營)部門這兩年經營很不錯,但它沒有傷害用戶利益,把服務做好了就是以用戶利益為先,用戶開心,我們也開心。
所以不要把它對立起來。服務組織做到成本效率高,反而能夠讓用戶滿意,我們并不是說讓用戶滿意就是簡單不計代價讓用戶滿意,把公司經營好用戶才可能真正滿意。我們是商業組織,合理定價、合理毛利,大部分用戶肯定是覺得你這樣是合理的,關鍵在于價值創造、產品和服務要對得住這個價格。
提問:目前 L90 和 ES8 等重磅新品已經發布,對于今年四季度盈利的目標,達成信心度是多少?
李斌:前面分享的時候已經講到了,挑戰肯定非常大,但是是有機會的,也是有信心的。現在就是拼我們整個交付能力、執行力和運營能力。
今年四季度不像過去每年四季度,比如說有很多產品發布,這樣一些大的事情,今年我們 NIO Day 也搞到 9 月下旬,那四季度就安心賣車,安心交付車,安心提效。四季度踏踏實實打仗,踏踏實實做好日常的運營,像三季度、二季度這種大事比較少,就是我們用來穩健的去經營。從這個角度來講,非常有信心,但挑戰確實也非常大,我們現在來看還是有不少事情去做,但目標非常明確。
提問:外界對蔚來最近的表現整體上來講比較肯定,如何保持冷靜與謹慎,在中長期戰略和業務推進中走得更加穩健。
李斌:我記得之前說過,2019年我們走出谷底是靠用戶,也有些運氣因素,但這一次我們想要從谷底走出來,除了靠用戶,更要靠自己的本事。反過來講,大家在公司從谷底走出來的過程中,你們個人長沒長本事,它是對你自己很重要的回報。要把自己當成做這個事的主體去看,而不是被動地說這是李斌要干的事情,這是股東要干的事情。這是我們大家一起要干的事情,我們要一起長本事。
如果我們因為某款產品銷售不錯,財務表現還行,從谷底走出來了,但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公司、整個組織,在座各位如果沒有長本事,那就太可惜了,就浪費了這段時間。
這種機會不會經常來,我也不希望老是走到谷底再回來一遍。作為一個組織要成長,有那么幾個關鍵的節點,這個關鍵節點就是我們未來能不能形成自己的組織能力、體系能力。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這一波我們能不能長本事,我覺得大家要珍惜這個時間。否則稀里糊涂地走出來了,不是靠本事走出來的,那就浪費了這個時間。將來我們真的再出現危機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這樣的免疫力,就沒有這樣的抗擊打能力,我們就會犯重復的錯誤。我們必須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
提問:你在全新ES8技術發布會結尾說,增程SUV的黃金時代正在過去,純電SUV的時代正在到來。能不能展開講一講,這個結論背后的思考是什么?對于未來兩到三年的市場發展趨勢,有什么判斷?
李斌:最近增程汽車廠商都在紛紛推出純電大三排SUV,說明什么?我們的對手都很聰明,加速向純電轉,說明大家都非常清楚技術和體驗趨勢到了拐點。我們大部分同行要兼顧幾種技術路線,我們因為一直堅持可換電的純電路線,所以反而今天我們可以心無旁鶩地提效。
對于一家汽車公司來說,有三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是技術路線;第二個是產品規劃;第三個是產品定義。
產品定義要改比較快,比如說冰箱、彩電、大沙發,趕緊給加上,這個比較快。
產品要規劃好就要更難一點,因為再往上一層就要考驗一些功夫,因為它要去證明這個是對的,或者是錯的,這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思考和驗證。
最難的是技術路線,它更底層。我們技術路線是以終為始想事情,從用戶利益出發,從行業終局去想事情。我們過去這些年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挑戰,但有一點我們一直很堅定,我們堅信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技術路線是終極解決方案,這個很重要。終極解決方案的好處是,每天進度都離最后目標越來越近,它符合用戶的利益,符合商業本質。時間正在逐漸證明我們的堅持是正確的。
技術路線要長期堅持,產品規劃要想得透徹,產品定義要與時俱進,有錯就改,要符合用戶千變萬化的需求。只要把這幾點做到了,我們就不怕任何競爭。